为您提供:北京密云区大城子镇庄户峪村鲜花花圈订购
庄户峪村同城花圈店网站,网上订鲜花花圈、庄户峪村祭奠花篮哀思花圈,保证花材新鲜和鲜花质量,庄户峪村花圈配送。专业提供北京密云区大城子镇庄户峪村葬礼鲜花圈制作,庄户峪村白事鲜花制作,与葬礼花束配送,全部新鲜葬礼花圈当天制作,庄户峪村葬礼花圈,北京密云区大城子镇庄户峪村葬礼花篮当天送到,代写葬礼花圈悼词,代写葬礼鲜花挽联,按您的要求把北京密云区大城子镇庄户峪村葬礼花圈送到指定地址,也可以将庄户峪村葬礼花圈代送到殡仪馆!
庄户峪村鲜花花圈订购服务项目:提供网上订花送花、鲜花、蛋糕、花篮、花圈、果篮,公仔,巧克力,绿植,会议用花,展会用花,节日用花等订购,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,我们会安排庄户峪村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,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。为保证客户的利益,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,多谢!
配送范围:
订货流程:
浏览商品→点击购买→注册或直接购买→填写订单→选择支付方式--成功提交→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
注意事项:
1、庄户峪村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(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),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,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。
2、正常配送时间为:8:30—21:00(乡镇晚上不配送),17: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!
3、每张订单的确认、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,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。
4、庄户峪村市区免费送货上门,庄户峪村乡镇需加收路费(30-80元)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,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
您现在的位置:
北京 >
密云区 >
大城子镇 >
庄户峪村
配送范围:
热卖花圈

白事花篮

祭奠提篮

白事花束

庄户峪村
庄户峪村属大城子镇所辖行政村,位于镇域中部,距县城30公里,村域总面积4.23平方公里。全村有农户207户、509口人。山场面积4100亩,林木覆盖率为80.4%。交通便利,密兴路、城镇路在村庄交汇,程庄路贯穿东西。主导产业为林果业,全村共有果树12万余株,以板栗、核桃、红肖梨为主要品种,年产果品180万公斤。2009年,该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92万元,人均纯收入9137元。
2005年,庄户峪村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契机,以整治环境为切入点,做好绿化、美化、硬化、净化、亮化工程,打造庭院经济,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。大力实施改水、改厕工程,实行集中供水工程,新建改建水冲式无害化户厕100个,公厕两座;实行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,每20户设一个封闭式垃圾桶,产生的生活垃圾投入垃圾桶,定时清运,村内主要街道有专人进行清扫、管护,保持村内环境卫生清洁;修建健身公园一处;进行村前河河道清理和护坡工程,村容、村貌焕然一新。
村名的来历
据史料记载,庄户峪村旁有座梨花顶山,传说为“梨花圣母”-之地,唐朝女将樊梨花拜师学艺于此而得名。梨花顶山西北麓山谷中曾为老虎出没之地,故名虎峪。清代形成村庄即名庄窠峪,谓庄在虎峪中,民国后期演变为今名。
代代相传的“双洞传说”
庄户峪村有很多美丽的传说,比如“江米山”、“玉皇庙”、“尼姑庵”,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代代相传。其中,关于“和尚洞”和“金牛洞”的传说最为著名。
传说,在庄户峪村东的一座山里有个洞,因住着一个和尚,故名“和尚洞”。而这和尚,实际上是个飞贼,不知是抢劫还是杀人,惹了官司,便跑到这山洞里躲避。为了掩人耳目,他把自己乔装打扮成和尚的模样。据说,“和尚洞”里的山顶有条缝,夏天的时候,从缝隙往洞里流的水每天都够和尚饮用。为了寻找食物,他每天晚上都流窜到各地,偷鸡摸狗,搞得当地的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。后来,为了拯救百姓,官府派兵来庄户峪驻扎,经过几天几夜的蹲守,终于将飞贼抓获,绳之以法。庄户峪也因此恢复了往日的宁静。
无独有偶。在村南的一座山里,有个深邃的洞穴,传说以前住着一只金牛,故名“金牛洞”。对于金牛的来历,村里的老人也已说不清楚,只听老人讲,不知什么原因,金牛离开了,不知所踪,走时,宽敞的洞口也-上了一半。在金牛洞的旁边,至今还有一眼泉,不知道是不是被神奇的金牛饮用过的原因,常年不结冰,被当地老百姓称为“不冻泉”。据村里的妇人说,这泉水有治疗咳嗽的奇效,只要从“一九”开始喝,一直喝到“九九”,数九结束后,病人的咳嗽就可痊愈。究其原因,无科学考证,但村里的人认为可能是泉水流经山上草药所致。
一个小村“两盆水”
驱车驶进庄户峪村村口,一汪碧水映入眼帘,踏入湖中水草掩映的小岛,竟惊起一群休憩于水中的鸟儿,振翅飞向远方。这是庄户峪水库,始建于1958年,如今虽已历经 52个年头,依然担当着邻近几个村子引水上山、灌溉林果的使命。
82岁高龄的马成龙老人曾经亲自参与过水库的修建。据老人讲,以前村里的庄稼地都是旱地,浇不上水,为了解决该村和周边几个村的庄稼灌溉问题,庄户峪村于1958年正月开始兴修水库,修建了8个月后,忽遇洪灾,全被冲毁,次年继续兴修,于1960年建成。老人回忆说,修水库时,自己还是个30岁出头的汉子,年富力强。那段时间,每天早上爬起来,随便吃点东西就开工,晚上一直干到天黑,由于那个年代没有机械,运土,舀水、垒坝,全靠人力。说到参与,整个修建水库的过程可以说是“全民总动员”,人数最多的时候,不光本村的老少爷们,就连附近村的村民也赶来义务帮忙。到了工程紧张的时候,白天黑夜不歇工两班倒,每拨都得100多人。就这样,经过了一年多的日夜奋战,一座库容2.8万立方米的水库修建完成。
沿着穿村而过的河道继续前行,约摸5分钟,在村的南面,又见一湖清澈的碧波,与不远处的青山、白云相呼应,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,这是村里的塘坝。据马成龙老人介绍,这座塘坝于1969年修建,历时三年才修完,全村的饮水和灌溉大部分都靠它供应。
(孙溢苹 朱东方)(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